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气或变第二个稀土矿 环保规范缺失成行业死穴?

关键词 页岩气 , 稀土|2014-12-03 10:01:33|来源 华夏能源网
摘要 距离2015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页岩气产量能否实现65亿方的目标,现在依然还是个未知数。而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20...
  距离2015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页岩气产量能否实现65亿方的目标,现在依然还是个未知数。

       而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2020年页岩气的产量目标要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要知道,去年页岩气的产量也才只有2亿方。七年时间,如何能实现150倍的突破?对此,业界众口还难成一辞。

       乐观者认为,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在压裂法技术和水平钻方面都已经取得突破,有了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的成功带动,完成产量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质疑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当初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将2020年页岩气的产量目标调至300亿立方时,舆论就对页岩气的前景普遍看衰,认为页岩气开发存在环保等诸多风险。悲观者甚至认为,如若环保问题还得不到重视,页岩气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稀土矿,付出沉痛的环境代价。

       环保风险如何化解?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从页岩气的身上,现在依稀还能看到稀土的影子。稀土生产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已是众所周知,当初稀土一度被资本市场热捧,由此掀起了开采狂潮。但是由于开采企业环保意识缺失,加上非法作业、盗挖盗排猖獗,地方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有资料显示,在稀土资源丰富的江西省,2011年稀土利润为64亿元,但仅赣州一个地区,因为稀土开采污染的矿山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这是何等的得不偿失!难道页岩气还要步稀土的后尘吗?

       目前,对于页岩气开发的环境争议主要还集中在水资源消耗、地下水污染,以及油基泥浆、钻屑污染。开采页岩气要大量耗水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了解,页岩气开采用水是常规天然气用水量的10倍。按明年65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来算,需水量可达千万立方米,这对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中国是一场无法避免的考验。更长远的300亿方目标下,中国的水资源量能不能满足?问题非常大!

       华夏能源网研究员吴可仲认为,相比水资源消耗问题,页岩气开采产生的油基泥浆和钻屑问题也同样让人担忧。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当水平井在泥页岩中穿行时,由于井壁容易垮塌,需要采用油基泥浆这种特殊的钻井液。

       据公开资料显示,一口井深4800m的页岩气井,一开和二开使用水基泥浆钻井,三开水平段使用油基泥浆,单口井产生总的废弃钻屑为1543吨,其中水基钻屑990吨,含油岩屑为553吨。这些废油基泥浆和含油钻屑如若得不到有效处理,长时间堆积能对土壤形成二次污染。

       标准规范缺失隐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页岩气开采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已深受重视。在页岩气革命取得成功的美国,就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制度来约束这些环境风险。德国一些团体曾向德国环保部建言,除非可以完全保证开采页岩气所用的水力压裂法不会污染地下水源,否则不应为页岩气开采放行。法国和保加利亚甚至为避免生态威胁而禁止了页岩气的开发。

       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有关页岩气开采的环保标准规范依然缺失。在政府出台制定的相关页岩气发展规划中,重点几乎都还停留在资源条件、开发技术和目标产量上,环保配套政策措施鲜有提及。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环境防范等监管体系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华夏能源网研究员吴可仲认为,在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当下,行业和政府部门对环境问题的过于乐观,容易为页岩气发展埋下隐患。此前,在配套环保法规政策和环评技术规范未成体系的情况下,页岩气第一、第二轮招标就已匆匆上马。这样有违常规的“大干快上”式发展,迫使企业在后期勘探开发中陷于被动。

       可以预见,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加之第三轮招标临近,开发主体将日渐多元化,届时页岩气开发打开局面之后,如若没有相关的环保标准做规范和约束,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成倍放大的风险。

       如今,页岩气开发的利弊之争还没有停歇,随着涪陵页岩气的成功商业化,讨论页岩气是否应该开发已没有实际意义。从热捧到冷遇,页岩气在资本市场过山车般的境遇,折射出当前页岩气的开发困境,但这不能成为环保缺失的借口。如何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兼顾环境保护,这是中国页岩气革命之路需要跨越的一道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