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久前举行的2014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公布了一组数据:上半年,我国工业硅产量为70万吨,同比增长16.7%;国内多晶硅平均价格为每吨16.1万元,同比上涨23%;多晶硅行业实现利润...
不久前举行的2014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公布了一组数据:上半年,我国工业硅产量为70万吨,同比增长16.7%;国内多晶硅平均价格为每吨16.1万元,同比上涨23%;多晶硅行业实现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208%。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表示,这意味着我国硅行业市场迎来了全面复苏。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产业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增加等利好因素,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工业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效。
近几年,我国工业硅生产企业加速升级装备,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乱象。同时,工业硅大炉型企业正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达到节能降耗、削减成本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投产工业硅炉型中,12500至25000KVA冶炼炉达到320台,是目前数量最多的炉型,占总量的77.3%,每年产能约275万吨,占总量的72.3%。我国前十大工业硅企业产量全国占比也从过去的不足18%提高至去年的31.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硅行业市场已全面复苏,但产品附加值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足和国际贸易争端不断等诸多挑战仍然存在,如何从硅产业原料生产大国向高端制造强国转变是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工业硅出口方面来看,市场形势趋好。据统计,上半年,我国工业硅出口量达39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3月、4月的单月出口量就超过7万吨。有业界人士认为,如今全球经济疲软,各国把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这对有着全球60%左右工业硅产能的我国硅行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
实际上,我国硅行业对此还应冷静看待。马海天认为,我国还仅仅是硅产业原料生产大国。尽管目前我国硅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已经打通,包括从上游的工业硅、中游的多晶硅、下游的光伏产业,但我国硅行业主要还是以生产低附加值的硅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依然比较缺乏。从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来看,目前我国生产的多晶硅产量仅占整个产业的30%左右,而有机硅的占比更低。
与此同时,随着大型工业硅冶炼炉生产进一步稳定及产能的不断释放,我国工业硅产量必然会进一步上升。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硅行业的复苏也会成为业内比较看好的投资领域,企业改扩建趋势会愈发明显,这将会给硅行业市场的供需平衡造成新的压力。因此,必须警惕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业内专家表示,为避免新一轮硅产业产能过剩,一方面,要坚持环保红线,强化环保核查,严格控制产量扩张,坚决淘汰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力;另一方面,要推进行业整合,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约化经营能力,形成合理的规模效益。此外,要围绕集成电路、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上下游利益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形成国际竞争力。只有进退有序、加速升级,硅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