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百里皖江之畔,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人造金刚石生产20多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所在区域没有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历次重大的行业变革中,企业依靠...
八百里皖江之畔,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人造金刚石生产20多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所在区域没有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历次重大的行业变革中,企业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持续的自我完善,化危机为机遇,稳步发展,创新前进。现在我们已经是安徽省金刚石产业的龙头企业,一只腾飞而出的金凤凰。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2月建厂,2001年1月变更设立,现总资产2.1亿元,占地面积近200亩,产品有合成金刚石的原辅材料和人造金刚石单晶,宏晶牌人造金刚石单晶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年人造金刚石4亿克拉,公司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断以自主技术创新,促进成本降低,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初入“钻石门”,坚实打基础
宏晶公司起步于一个小型大米加工厂,1987年11月,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不足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本地鱼米之乡,稻谷麦子质优价廉资源优势,集资3万元,3间厂房和1台小型碾米机,以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开始了创业的之程,由于管理精细,产销两旺,小作坊迎来大作为,生产滚动发展,企业积累不断增大,随后又相继办起了面粉面条厂、饲料厂,产业链不断拉长,至1991年底创业4年多企业积累增加到200多万元。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仅凭借本地资源,简单的粮油食品加工,很难有更大的作为,必须有好的项目牵引,资源和产品在外的外向型生产企业。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时任公司董事长洪必钊同志决定上人造金刚石项目,1992年12月筹资400万元,引进技术,购置10台人造金刚石合成设备和后期处理设备,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1993年10月,10台压机全部投入生产,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收益。
1994年,我们为降低成本,发挥配套设施功能,筹资300万元,新增8台压机,到年末自有压机达到18台。1994年4月,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分析,随着人造金刚石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对合成金刚石材料触媒片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经过市场调查和认证,我们又筹资450万元,用了3个月时间建成了触媒合金片生产线,该产品填补安徽省空白,由于我们项目启动到投产速度快,原先安徽省内2家企业放弃发展这个项目的计划。随后,我们又先后建成碳片、叶蜡石块生产线,人造金刚石原辅材料自我配套能力得到保证。
1994年7月,我们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成立安徽省电力超硬材料总公司,通过这次改造,理顺了股权关系,明确了产权范围和相应的责权利,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董事长负责制的高效管理机制,企业科学、及时、高效地把握市场机遇,为下一轮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承包加合作,企业展宏图
1995年,我们扩大触媒片等辅助材料的生产能力,根据销售市场反馈信息,我们发现许多中小人造金刚石生产厂家存在生产周转资金和销售困难,生产技术更新慢等状况。能否用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发挥销售和资金优势,迅速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成为我们的一个课题。当年,在我的建议下,公司跨地区承包江苏远东人造金刚石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一尝试为我们后来的低成本扩张作了准备。
1996-1997年公司增加压机78台,组建3个人造金刚石合成车间,压机总数达到108台。同时以代理销售,供应原料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与20多家企业建立的密切的合作,其中安徽省内枞阳、金寨、霍山、蚌埠和舒城等14家,当年人造金刚石产品生产能力约占国内市场8%。
1998年,我的策划组织采取异地租赁承包和代理销售的方法继续运用低成本扩张的思维方式发展企业,一是承包舒城金刚石厂、合肥达蒙金刚石厂和黄山天宝金刚石厂,合计27台压机,承包后,我们派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上述3厂行政和生产管理,将租赁厂作为加工基础,全部原辅材料从公司输出,产品后期处理和销售在公司完成;二是利用公司长期以来形成的市场信誉和销售网络,代理众多小厂的销售业务,获得原辅材料的供应权,仅省内就代理了枞阳、金寨、蚌埠、霍山等多家企业的销售业务,在代理过程中,若干小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公司垫付少量封闭运行资金;三是同亳州金刚石厂进行联营,对方出36台设备厂房等硬件设施,我方出管理和技术人员,供应原辅材料,产品平等分销,平分利润。当年人造金刚石产品的产值和产量又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1999年5月,公司租赁怀宁金刚石厂,联营界首金刚石厂、张家口探矿机械厂金刚石分厂后,拥有人造金刚石设备达203台,生产原辅材料自我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具有触媒片、碳片、叶蜡石块等生产线各一套,主要产品人造金刚石单晶、触媒片、碳片、叶蜡石块畅销苏、鲁、豫、冀、京、辽、闽、粤、桂、皖等省市。其中,人造金刚石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16%,触媒片约占20%,成为当时国内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回良玉副总理在《安徽日报》上发表题为“这里飞出了金凤凰”的文章,高度赞誉公司创新发展模式。
三、诚信请精英,企业大发展
规模的提升只是数量上的提高,要真正站在行业前沿,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技术创新推动公司快速稳步发展。公司注重技术人才的储备,组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先后聘请多名国内著名的超硬材料行业专家方啸虎等担任公司总工程师或技术顾问,大量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多渠道培训在职员工,使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公司领导诚恳的、充分的听取专家意见,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专家优势,有责有权!
经省科委批准,成立了安徽省金刚石第一家“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地研究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增加公司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效率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公司注重产学研的合作,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为公司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优势,保持华东地区的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2001年,公司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01年通过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3年通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经过近20年的积累,在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公司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完成多项技术成果,申请申报专利3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
1、三步发展 敢为人先
一是扩大合成腔体
1985年国内人造金刚石行业普遍应用Φ280-320mm缸径的小压机,采用稳定的Φ23mm 腔体的合成工艺。能否进一步发挥设备的生产潜力,扩大合成腔体?行业里发生了很大分歧!当时,我们结合自己实践,总结合成技术,分析设备的潜能,相信压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现在缸径上,小压机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充分挖潜!于是我们集中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设备优势、大胆进行实践,完善的原辅材料配套和模具设计制作等优势,就小压机大腔体合成技术开展攻关,经过数千次试验,成功地将合成腔体从Φ23mm稳步扩大到Φ25 mm。这时方啸虎教授已经到岗上班,经共同研究决定继续试验Φ28 mm腔体合成工艺,该工艺后来普遍产业化,成为公司当时强势的竞争力。该项目后来得到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获得专家,包括刘广志院士的好评,使设备使用期提高了5-8年!始终保持领先行业地位,并以此为引导带动触媒片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值产能进一步提升。
二是设备大型化
在发展中,我们致力于小压机挖潜,更注重大压机开发的总体构思。自2000年开始,我们出资组织行业专家设计了一套Φ500mm缸径大压机图纸,加工配套了2台进行试生产。我们不断进行新合成工艺探索,原预计要三年才能稳定,在群策群力下,经一年多的探索,就实现了设备选型定型、确立了基本工艺,为后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初期其主要理念,我们充分尊重专家建议,大胆采用了与国内其它单位不同的新思维进行设计。其表现在:设备大型化、兜底工作缸型、设计压力吨位突破100Mpa;强调选用优质材料,注意调质热处理,进行合理的机械设计,分散应力集中点,注意精加工,压机看上去体积小,但吨位大,人员操作方便。设备在设计上是大型压机留有充分余地,对绞链梁等重要部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如:销孔、销、工作缸壁、绞梁主体等均充分的、科学的予以加强,这些观点在《中国超硬材料新技术与进展》一书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广泛地进行市场分析,尊重行业协会和专家对行业前景预测和判断,及时发展大压机,为少走弯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我公司在提高小压机利用率和大压机开发上两不误。当小压机生产的盈亏点低于大压机后,我们果断淘汰了小压机,实现了全面大压机化!
三是粉末触媒新技术应用与完善
2001年,在方啸虎总工程师引领下,公司对粉末触媒技术开始接触,小试并取得成功。在公司生产推广应用日趋稳定,随后决定引进粉末触媒压棒生产技术,在公司技术分管洪涛领导下,经过1年多时间的筹建,集中攻关,终于形成粉末触媒生产及应用成套技术,从而为公司大压机推广应用奠定了新的基础。随后,我们又组织科技队伍,先后突破粉末触媒间接加热合成技术,粉末触媒母粉研制任务,从而,使公司全面掌握人造金刚石行业的关键技术,从而持续保持良好的技术优势。
2、建立企业科技协会
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超硬材料行业前茅企业,其关键的根源是企业注重科技队伍的建设,持续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其根本是企业技术人才的聚合和培养。对于这一点,我们深有感触。公司初建时期,由于人造金刚石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发展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参数可以参考。为了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我们建立企业科技协会,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坚持以科技打造企业,在探索中使企业逐步走上正轨。
公司科协成立后,我们一方面积极开展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加快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科技知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活动可概括为“一个健全,二个保证,三项活动”。一个健全,就是建立健全科协组织和工作机制。按照科协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科协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能,做到职能到岗,职责到人,使科协组织成立后,其各项职能也随之发挥作用;二个保证,就是充分保证科协的领导和经费,保证企业科协主要人员在协会里有职务,在行政上有位子,在领导上为科协开展工作创造优势,保证企业科协的活动经费;三项活动,就是开展技术学术交流,连续多年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岗位技术竞赛活动。采取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轮训。严格考核制度,择优上岗,末位淘汰。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分厂厂长和工艺员。加强了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为后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行业交流,发挥骨干企业职能
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积极拓展企业经营规模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行业活动,推动行业的交流和发展。
2001年12月17-19日,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和县主办“WTO与超硬材料发展研讨会”,遍及全国160多家超硬材料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安徽省超硬材料协会秘书长周永祥主持。研讨会邀请时任中国超硬材料协会秘书长夏鼐文教授作了题为“正确估计行业形势,清醒面对正式入世”的主题报告,安徽工业大学封定一教授解读WTO知识,全国超硬材料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方啸虎教授作了“当前我国超硬材料的形势和任务”专题报告,会议交流探讨了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提交的“试谈叶蜡石对合成工艺稳定性的影响”、“新型大压机制造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我国传压介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触媒试验的几点体会”等论文。会议得到与会代表广泛的好评!
这次研讨会国内超硬材料企业集中学习探讨WTO规则,提高超硬材料行业对WTO加入后国内环境影响和风险认识,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及经营机制国际化,增强诚信、创新、外向意识,导入用高技术改造产业,融入风险投资观念,对超硬材料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企业展新颜 再作新贡献
20年来,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超前谋划,有效地化解人造金刚石行业出现的大幅度降价、小压机淘汰、粉末触媒技术替代片状触媒应用和间接加热法合成技术等危机,并成功地变危机为机遇,把握机遇,逆势发展。现在,公司具有完善的生产配套能力,建有粉末触媒合成棒、传压介质块、套管、堵头生产线,有近300台套合成人造金刚石设备,年产人造金刚石近年将达6亿克拉能力。公司投资2.1亿元发展高品级金刚石项目正在实施中,项目新建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整体厂房和配套工程已经建成,合成金刚石专用的大压机安装调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经过多年人造金刚石行业的历练,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结构明晰,主业突出人造金刚石单晶的专业化生产,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成本管理为手段,市场营销为引导,不断完善自我,迎接挑战,道路是艰辛的,感受也是幸福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的发展再作新贡献。(作者: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洪涌,摘自《中国超硬材料工业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