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30日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有色金属产业至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的发展目标,铜、铝、铅、锌、锡等10种有色金属2015年产量控制在4600万吨,比2010年增长约47.39%。《规划》强调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对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均提出进一步要求。
需求增速大幅下降
《规划》表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根据预测,10种有色金属“十二五”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7.4%,大幅低于“十一五”年均15.5%的需求增长率水平。预计2015年10种有色金属表现消费量为4900万吨。
与“十一五”期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相比,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5种金属的需求增长率分别下降9.8%、8.9%、8.6%、6.3%和15.3%,预计2015年表现消费量分别达970万吨、2400万吨、620万吨、720万吨和70万吨。另外,钛金属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由45.2%降至16.1%,降幅达29.1%。
但锡、锑、镁3种金属需求将保持旺盛增长,“十二五”期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预计分别为9%、9.2%和26.7%,比“十一五”期间分别提高5%、9.3%和10.2%。
精深加工成转型重点
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成为产业转型重点方向。《规划》表示,将大力发展铝、镁、钛等高强轻合金材料,加快发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铅锌镍各种合金及其他功能材料,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预计2015年新材料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2010年提升7%,达15%。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关键新合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汽车用铝合金板等高端铝合金板材20万吨、高强镁合金压铸及型材和板材15万吨、高端钛合金材2万吨的生产能力,重要功能材料取得突破,基本满足大飞机、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需求。
此外,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绿色无铅环保型铜合金等项目,高性能铅合金、锌合金等项目,耐高温、耐腐蚀铁铬铝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等项目,核级锆合金材料、高性能钨钼合金材料、大尺寸高纯稀有金属靶材等项目,也被列为精深加工重点工程。
工信部原材料司30日表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还处在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尚未形成。上下游行业的结构失衡日趋严重。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还不能实现国产化,航空航天用铝厚板、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等产品仍主要依靠进口。稀有金属产品也是以初级产品、中低档深加工产品为主,高端产品比重较小。因此,在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推进企业重组
《规划》在“十二五”主要任务中提出,将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大力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
从资源开发、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将对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产生积极意义。境外铜、铝、铅、锌、镍等原料供应基地的建设将因此受益,《规划》表示,将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境外资源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资源基地。通过境外、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到2015年,新增铜精矿、铅锌精矿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30万吨/年和230万吨/年,新增镍产能达6万吨/年。
《规划》提出,到2015年,有色金属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低18%,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0%,对于重金属污染排放项目,《规划》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严格准入条件,优化产业布局。以原生汞冶炼为例,到“十二五”末,将仅保留少数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原生汞冶炼企业,取缔其他原生汞冶炼企业。
工信部原材料司称,为确保规划目标实现,将强化规划指导,完善产业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资源保护与储备,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全节能减排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