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的危机之中,从而凸显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意义。随着2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今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全球制造业复苏迹象正愈来愈明显。
继去年12月回升2.4个百分点之后,中国PMI在2009年1月再次上升4.1个百分点,达到45.3%。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势较为明显。
这一数字与不久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2009年1月美国PMI显示出较高的相似度。美国PMI在2009年1月上升2.7个百分点,达到35.6%,各扩散指数中,购进价格值数、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上升也相对明显。
与此同时,欧洲地区的制造业也显示出回升的迹象。其中,英国PMI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35.8%;法国PMI上升3.2个百分点,达到 38.1%;意大利PMI上升0.6个百分点,达到36.1%,均好于预期水平。而德国PMI则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为32.0%,与预期相当。从整体上看,欧元区1月的PMI回升了0.5个百分点,达到34.4%。俄罗斯制造业表现与之基本相当,在1月上升了0.6个百分点,也达到34.4%。
制造业大国日本的表现差强人意,1月日本PMI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仅为29.6%,PMI已连续下降6个月。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所以,目前各主要制造业大国仍处于制造业收缩阶段。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也表示,美国制造业出现了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制造业的萎缩仍没有停止。该协会的调查显示,制造业管理者普遍认为:汽车行业和房地产业是带动制造业复苏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从全球制造业的表现来看,制造业部门收缩幅度已经减缓。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认为:1月份的PMI指数表明,中国经济低谷逐步回升的态势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