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紧缩政策走向扑朔迷离之际,本周一温家宝总理在伦敦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维持通胀在4%以下有一定困难,但应可以控制在5%以下,中国经济今年应该能够取得不低于8%的增长。
此言一出,股市做多热情被激发,沪综指周五收盘站上2700点,扬升2.1%创下逾四个月最大单日涨幅;且成交额剧增至逾1400亿元人民币创两个月来新高.这同时也带动亚洲其它地区股市普遍走高。
不仅股市高涨,部分专业人士更是将此视为政策可能松动的积极信号,他们认为,温总理的表态意味着紧缩政策的琴弦不必绷得太紧。
然而,多数专家在预测政府是否很快改变收紧的政策立场时仍比较谨慎。他们表示,从整体来看,悲观的市场应该可以从温总理的文章中获得一些信心,但不应对于该言论作过分解读。
温家宝首次表态抑通胀目标放宽至5%
本周一温家宝在伦敦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超过7%的目标,甚至达到8%或以上。他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系,将全年经济增长定于7%的目标已不算低。若能做到经济增长维持在8至9%,而通胀能维持在5%以下,中国的经济状况仍然是世界上最好。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炜表示,温家宝总理首次明确将政府控制通胀的目标放宽至5%,是实事求是的表态,也是对上半年中国经济情况的总结。
在出访欧洲三国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英国时间6月23日在英《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内,并预计将稳步回落。温家宝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已将限制价格上涨放在宏观经济调控的首位,并推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奏效。他同时强调,“我们有信心,物价上涨今年会得到牢牢控制。”
自去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出5.1%的新高以后,今年CPI已经连续三个月位居5%以上,且5月CPI创出34个月新高5.5%。目前分析师普遍预期6月通胀将见顶,或达6%以上。
紧缩政策不会立即转向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温总理很乐观。“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于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温家宝写道。另外,他还在文中指出,在连续7年粮食增产后,中国拥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不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中国领导人出访前配合外交方面的需要发表一些文章没有什么特别,而且中国年初就明确控制物价是首要任务,结合中国这么多年治理通胀的经验,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调控物价的结果也很正常。
投资银行美国银行美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有助于增强悲观者对中国通胀形势和经济增长的信心,但市场仍不应草率下结论,认为中国政府将很快改变调控政策立场。
尽管温总理透露出这些积极信号,但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政府将很快改变政策立场。原因是进口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政府仍需要继续控制通胀。现在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正是专家认为不要期望政府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很快转变的原因。
宏观分析师认为,国内外的经济都显示出疲软的信号,美联储暗示不会出台QE3,使得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幅减轻。
今年以来已经两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6月初值继续下滑降至11个月最低位,进一步表明调控正发挥效力,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在聂文看来,从政策层面来看,管理层可能意识到连续的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的累积紧缩效应太大,特别是流动性太紧,不利于经济软着陆,可能表明紧缩政策已经进入尾声。
加息频率可能减少
更多分析人士认为,温总理的言辞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温总理的言辞与4月13日的讲话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当时(4月13日)温总理称通胀压力正在加大,通胀预期正在上升。
陆挺认为,温总理4月13日的讲话是针对实际制定政策的官员,所以更多地是强调困难而不是成就。而24日在《金融时报》的文中则是向全球表达中国获取成就的信心。
王军认为“最多可能理解为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再收紧,至少加息上调存准的频率没那么多,但得不出政策可能放松的信号。”毕竟中国每年中都会进行经济形势研判,才能确定下半年的政策基调。
多数专家认为,下半年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不会太频繁。陆挺预测在2011年余下时间将只有一次加息和一次上提存准率,同时央行年内M2增长16%的目标也不会改变。
昨日1年期央票如期而至,发行量为20亿元,较上周多发行10亿元。一些分析人士将此解读为可能是即将加息的信号。
专家告诉记者,央行这些动作并非是为加息做准备,这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更多的考虑是因为资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