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9日发布了《2010-201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对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指出一季度部分地区电煤供应短缺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仍然严重。其中,华中、西北等产煤大省境况更为尴尬,预计这一状况可能会持续到3月底。
电煤短缺致供电紧张
据《报告》预测,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7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12%左右,较2010年有所回落。同时,局部地区、局部时段仍将出现电煤供需紧张情况,煤价总体仍将维持高位运行,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很大。
另外,受气候、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存在时段性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其中华北、华东、南方电力供需偏紧;华中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时段性紧张;东北、西北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西北部分省份存在结构性偏紧情况。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4650小时左右,与2010年基本持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5200小时左右,比上年提高150小时。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煤电油气运部级协调机制,随时对重大问题进行协商,采取措施,保证运转正常。从总体上来看,煤电油气运保障比较平稳,但由于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和紧张局面客观存在,特别是在气候异常时电煤供应尤为较紧。预计先后将有一部分省份因电煤瓶颈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华中、西北更为明显,这一状况将可能会反复出现持续到3月底。
产煤大省遇尴尬
针对《报告》指出的当前市场问题,煤炭专家李朝林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华中地区主要产煤大省是河南,但由于其进行了煤炭产业整合,导致部分小煤矿被划转和关停,因此产能不足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但由于部分划转为国有煤炭企业管理的小煤矿近期恢复了投产,因此在一季度后可能会形成产能释放,从而部分缓解河南的用煤紧张问题。
与此同时,湖北省由于遭遇枯水期,面临时段性供电紧张。但同样作为煤炭主产区的西北地区为何会遭遇缺煤少电的尴尬?
中电联统计部薛主任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这凸显了西北煤炭主产区面在“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中遭遇的尴尬。她以西北煤炭大省陕西为例指出,陕西省煤炭产量大,因此煤价较低,在煤炭价格愈发市场化的今天,其“质优价廉”的煤炭早已远销东南沿海,而拒绝履行本省的电煤合同。因此导致了产煤大省反而缺煤少电的窘境。
薛主任称,国家发改委每年对电煤产运需衔接的调控,主要针对东部省份,而对中西部产煤大省的控制力则较弱,主要靠本省就地消化调配,因此形成用煤用电压力,其中陕西和山西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近年电力企业已难以承受煤价频繁上涨和电价调整滞后造成的刚性成本增加,导致火电行业严重亏损,上述产煤大省所受压力尤其巨大。
李朝林指出,国内煤炭价格自去年11月份开始,保持了下降趋势,预计由于今年一季度电力需求量减少,煤价将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可以部分缓解华中、西北地区电厂对高煤价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