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展会规模空前。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超过200家的企业是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科技发展风向标的汽车行业,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展区面积近3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家企业参与其中,全球各大主流汽车品牌几乎悉数参展。
跨国汽车品牌悉数参展
截至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已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以及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进口汽车的需求不断攀升;受此影响,国内进口车的销量增速也在快速提高。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进口量还仅为22.8万辆,而2017年中国汽车进口量已达到121.6万辆,涨幅达五倍;目前,每年超过100万辆汽车进口到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过450亿美元。
面对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各大主流车企无不投入巨大精力。本届展会中,共有来自全球的近30家跨国汽车品牌参展,并集中展示了在智能驾驶汽车、互联网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前沿技术。此外,还有40余家进口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前来参展。
其中,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德系三强,将本次展会视作展示各自前瞻技术的“战场”。
具体来看,奥迪无疑最为亮眼,其不但在大众集团的牵头下,与大众、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一起搭建了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巨无霸”展台,更带来了首款量产纯电动SUV奥迪e-tron,这也是e-tron在中国的首秀。
宝马则带来了X、M和i系列多款产品。包括配备4级(L4)自动驾驶技术的BMW 7系测试车、BMW M及BMW X家族的最新车型、以及在电动化领域走在前面的BMW i3和i8敞篷跑车都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而奔驰则带来了一款由燃料电池驱动的GLC车型。
此外,保时捷带来了911 Carrera 4 GTS、718 Cayman S,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Sports Turismo等代表最新科技的车型。
本次参展的美系汽车品牌则以通用、福特和特斯拉等为代表。
作为走在无人驾驶领域前端的通用汽车,在本次展会中将展示“零事故、零排放、零拥堵”的公司愿景,以及相关领域的多项先进技术与创新理念。具体来看,在“零事故”方面,Cruise AV自动驾驶技术、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成为其展示重点;而雪佛兰Bolt和别克Enspire概念车则是其在“零排放”上的代表作;对于“零拥堵”,通用则带来了V2X通信技术。
福特则携手其高端品牌林肯在约500平方米的展台上展示包括福特Mustang、福特Ranger Wildtrak、福特F-150猛禽、福特探险者、及林肯车型在内的几乎所有进口车型。此外,福特还将向观众展示其基于蜂窝技术研发的,在车辆联网通信(C-V2X)技术领域的最新应用;以及有关车联云平台(TMC)的最新技术。
作为国内众多造车新势力的原型,特斯拉带来了Model X和Model 3两款车型参展。
而以科技、技术闻名的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也是悉数到场。
丰田带来了包括e-Palette Concept、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氢燃料电池大巴SORA等产品,以及关于自动驾驶、智慧农业、沙漠绿化等相关技术。
本田则将在进博会上展示其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以及能够制造和供给氢能源的小型智能加氢站和氢电转换器。
此外,韩国的现代也会带来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英国的捷豹则会展示其具备英伦风格的豪华纯电轿跑SUV I-PACE。而一款来自于斯洛伐克的“会飞的汽车”——Aeromobil,或将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据悉,Aeromobil可在3分钟之内变形至飞行模式。
关税下调 进口汽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公告称,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其中,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
自1986年将关税和进口调节税合并征收以来,中国经历了十次汽车进口关税调整。进口车关税的下调,无疑对进口车的销量提升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事实上,为了响应关税下调政策,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沃尔沃等众多企业已经及时,有的甚至提前下调相关产品的售价,而进口车市场也随之回暖。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的显示,在关税下调的情况下,进口车的销量及同比增速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8月中国汽车进口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19%,带动1-8月进口车降幅收窄到3.8%,达到累计进口汽车75.2万辆。流通协会方面还表示,如果后面两个月同比还能保持如此趋势,今年进口车的销量将有望恢复正增长。
显然,随着我国汽车进口关税的有序降低,进口汽车将在中国市场迎来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