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机床在中国广受欢迎
德国的机床技术先进。代表了创新、品质和可靠性。来自单一源头的机床、解决方案和服务为该行业收获良好的国际声誉奠定了基础。德国的机床产品不只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2014年中国进口的机床中24%来自德国。这表明,德国是中国机床工业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供应商。
近年来,中德的机床贸易往来互惠互利,日益繁荣。“德国的机床制造商效仿已建立起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不断采用最佳技术,如今已成为中国整个制造业的供应商,”舍费尔博士解释道。多年来,中国亦已成为德国制造企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近年来,德国向中国的出口额稳步增长,2008年至2012年间增加了200%,达到26亿欧元。2013年,中国的机床工业遭遇了更为严峻的周期性状况:机床消费和进口下跌,包括来自德国的产品。2014年,进口额出现回升,达到约23亿欧元。
中国政府已宣布,其发展目标是推动工业部门的质量提升,同时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中国的工业部门而言,进行现代化和多样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技术先进的机床。“而德国的供应商可以成为其宝贵的合作伙伴,”舍费尔博士表示,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德之间的合作。“德国的机床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具备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拥有国际化的工业用户。这些优势在重要的消费行业中大受青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汽车工业及其零部件供应商,另外还有机械工程行业、电气工程工业、金属加工行业、飞机和轨道车辆制造业、造船业、医疗技术行业等,”舍费尔博士补充道。特别是,德国的机床工业早已在中国扎根立足,拥有150多家负责销售、服务、甚至是生产的子公司。这使得中国的客户可以随时接触具备专业能力的联系人,并获得快速可靠的服务支持。
德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
由于德国机床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因此,德国的机床行业也成为全球机床贸易中首屈一指的制造商和出口商。2014年,德国企业再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德国和日本作为出口在国家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的高端制造业大国,仍然在竞争一流出口国的地位。去年,德国凭借其绝对高端、极其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再次赢得这一比赛。德国以在全球出口总额中21.3%的占比继续领先日本,称霸冠军宝座。日本经济正在因日元贬值而受益,并且向在德国和欧洲、当然还有中国的出口中取得大幅增长。
不过,就产量而言,德国稍逊于日本。以净机械贸易额计算,即不包括零部件和配件,德国的产值在全球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要下降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日本的净机械贸易额增长了20%,达到约110亿欧元,在全球排名第二,中国以21%的占比高居榜首,日本紧随其后,为18.3%,德国为18.0%。
德国企业对2015年持谨慎乐观态度
德国机床工业预计全球经济在2015年将会复苏。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对机床的需求应该也会增加。伦敦牛津经济研究院最新的预测指出,全球GDP有望增加2.8%。这一数据略高于上一年的参考值。工业生产总值预计将上涨3.2%。主要消费行业中的全球计划投资有望出现6%的更大幅度增长。
油价的下跌正在大力提振全球经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油价在某些时刻的跌幅甚至达到一半以上。此外,欧元汇率的降低也在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这两大短暂性的积极影响正在增强投资者的投资倾向,德国的机床工业也因此从中受益。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行业在2015年将会迎来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产量预计将增加3%。
以创新保障长期成功
德国机床工业是一个以技术驱动的行业。受全球对气候变化担忧的影响,加之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资源效率、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已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不只是欧洲委员会,我们的消费者也对这一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节能从长远来看能够降低成本。
欧洲的汽车工业已经制定了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只要通过使用非常高效的生产设备。利用待机概念或能源回收系统等方式在客户的生产设施中实行智能操作,在机床中使用高效的部件、驱动器、工具和控制系统,这些方法将为整条价值创造链带来潜在的能源节约。VDW的成员企业和汽车制造商就共同开发所需的解决方案问题进行了直接对话。这同样有益于全球其它行业中的消费者。
在生产工艺这个问题上也有同样的节能趋势;例如通过广泛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在产品原型的早期开发阶段,过去常常使用激光烧结、堆焊或立体光刻技术,而如今,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它正在被用于生产备用零部件、小型系列产品、工具或具有复杂几何图形的铸造模型。此外,该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大大拓展了其潜在的应用范围。
最后,全球正在对工业4.0、数字化转换、工业生产操作的协同效应这些问题进行持续讨论。讨论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囊括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和消费者的网络这一愿景。企业应邀在互联网上——如有需要,亦可在全球范围内——将自身的资源、机器和物流系统建成一个网络。所有的对象通过数据和信息自主交换系统对彼此进行管理。其目标是同时变得更好、更灵活、价格更可承受。这一愿景能否成为现实、何时成为现实尚未可知。不过,企业正在探索工业4.0对自身生产操作和商业模式的潜力影响。舍费尔博士最后透露,“一些企业已经将符合工业4.0要求的产品投放市场。”